“蒸糕包…蒸糕包…蒸出萝卜糕…”12月以来,这首每年定期播放一个月的圣诞歌,已经在各大商场、酒店等等强力袭击不少耳膜。到处都是圣诞的灯饰、装饰,小朋友戴着圣诞的小红帽,热恋中的女生们捧着大包圣诞礼物。和圣诞的浓烈节日气氛相比,几天前的12月22日冬至,显得冷清无比。从菜市场开始到各大酒楼,没有争相采购,没有轮候订位,更没有什么冬至歌曲在全面放送。我渐渐发现,传统的中国节日和一些西方节日,在广州的气氛有极大不同。
首先说说中西节日的仪式。中国的节日因以团聚为主题,加上一些繁复的祭祀仪式,不少年轻人不爱参与,也不太懂得当中的程序。而一些西方的节日,比如圣诞节,年轻人可以在家中担当主导的角色,一家人在后生仔的指导下搞搞灯饰,弄弄圣诞树,全家都能参与,并且没有那么多忌讳。
再看看节日气氛。西方节日已经被商家包装成“礼品互送日”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个“玩”的主题,都有一个互送礼物的理由。男女老幼都能参与其中,三岁小孩都能潦草一幅图画来表示自己的心意。而中国节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“吃”上,大多数是排排坐吃晚饭。而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,新婚夫妇为了到婆家吃饭还是娘家吃饭,都已经相当苦恼。过节吃饭的花费,给老人家的“零花钱”等,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。
当然还有,西方节日的浪漫气氛,都能通过大大的花束、烛光晚餐、温情电影、高热量巧克力,甚至爱心烘焙来营造。这些动作,都将西方节日烘烤得暖而脆。